【产业】钙钛矿产业化发展趋势有望加快
专家核心观点
钙钛矿和硅材料的显著区别从本质上决定了电池器件的表现。硅材料是由硅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形成的一种十分稳定的材料,这种既稳定又单一的结构意味着其具有固定光电性质、加工困难、对缺陷的包容性差等特点。相比之下,钙钛矿材料由多种元素组成,且不同元素之间更多地通过离子键连接,赋予了这种材料在带隙等光电性质上可调、可溶性加工以及对缺陷具有良好包容性等优势。
钙钛矿电池结构是对晶硅电池的颠覆性创新。晶硅电池的技术迭代主要是针对界面层的改进,而钙钛矿电池是对电池结构的一次颠覆性改变,目前以平面结构为主。在钙钛矿层的制备上,原材料利用率更高、能连续生产、成本更低的溶液法更受业界重视。小组件方面,硅电池是并联结构,然后不同的硅片在通过“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组成模组;而钙钛矿电池是小面积模组通常串联结构。
钙钛矿正处于产业尝试阶段,未来交付方式除了器件模组外,也存在以交钥匙工程模式进行交付的可能。学术界的研究已为产业化铺平道路,目前如何制备大面积的高效电池是钙钛矿产业化面临的主要挑战。现在钙钛矿正处于产业化尝试阶段,未来不一定以组件为核心,其经营模式有望变成交钥匙工程。
我们的观点
钙钛矿电池高性能低成本,有望掀起光伏领域新一轮技术革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理论光电转换效率高达33%,突破传统晶硅电池29%的上限,且采取叠层模式后,光电转换效率有望突破45%,在光伏领域具有诱人前景。钙钛矿组件制备流程显著缩短,设备投资成本更低,钙钛矿材料廉价易得,对缺陷的容忍度最高,在成本上具有潜在优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工艺和结构同晶硅电池不同,叠加其物美价廉潜力,有望掀起光伏领域新一轮技术革新。
钙钛矿产业初具雏形,大面积高效率最终破局。目前,协鑫光电、纤纳光电、极电光能等企业已率先建成百MW级产线,部分量产组件率先出货,钙钛矿产业化初具雏形。钙钛矿产业化发展进程依赖于能否实现大面积组件的稳定性和高效率,该进展同时依赖于底层材料的深度理解及产业化工艺设备的迭代创新,以钙钛矿产业当前进展看,2024年有望实现GW级产能。
风险提示:钙钛矿大面积组件效率进展不及预期,钙钛矿大面积组件应用稳定性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是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本公司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网站所载内容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或引用。除本站外,本公司并未授权任何公众媒体及其他机构网站刊载或者转发本公司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